英特爾至強6+處理器解析:18A制程釋放強大實力

如今的AI時代給了大家相當多的想象空間,大家也紛紛使用各種各樣的AI應用來從事不同的創作,而大中型企業也使用超大規模的計算集群來從事AI模型的訓練,此時就需要強大的算力來確保AI推理與訓練的高效,并且還需要最新的制程工藝來提升芯片的能效,英特爾至強處理器正是面向這些超大型數據中心打造的最佳伙伴。
目前英特爾在ITT大會上發布了Intel 18A制程工藝,并且宣布將這項工藝引入到全新的至強6+處理器,此外還公布了至強6+的產品細節,將其命名為Clearwater Forest,熱點科技受邀參加本次大會,也在現場體驗到英特爾的這顆全新的性能怪獸。
需要指出的是,英特爾Clearwater Forest并非是大家之前猜測的至強7處理器,而是沿用了至強6的說法,只不過由于采用了全新的工藝,因此英特爾將其稱之為至強6+處理器。看起來在處理器的設計思路上,Clearwater Forest與上代至強6處理器相差不大。
Clearwater Forest最多可以擁有288個核心,分散在12個Compute Die上, 我們所說的Intel 18A工藝實際上就是指的Compute Die,至于Base Die仍然采用Intel 3制程工藝,而負責對外數據通信的I/O Die則是采用了Intel 7制程工藝,這種多制程工藝集成在一塊芯片上的做法英特爾也使用了好幾代,畢竟不同制程之間的價格天差地別,就像Panther Lake一樣,Clearwater Forest所采用的Intel 18A工藝也搭載了RibbonFET以及PowerVia供電設計,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芯片的電氣性能。
在架構上,目前英特爾已經將至強處理器打造成純E核以及純P核的版本,Clearwater Forest則是一顆擁有288顆E核處理器,其中E核與Panther Lake一樣,均采用Darkmont架構,Darkmont核心擁有64KB的指令緩存,同時指令帶寬提升了50%,還支持3X3解碼器寬度,416 ROB深度以及26個執行端口,與上一代的Crestmont相比,Darkmont的向量寬度翻倍,從而能夠執行更多的操作,這對于AI訓練來說尤其有用。
英特爾至強6+處理器除了擁有288個Darkmont架構E核之外,還擁有288MB的L2緩存,末端緩存可以達到576MB,此外還將支持12通道的DDR5-8000內存以及96條PCIe 5.0通道,借助6個UPI 2.0總線實現24GT/s的單通道通信速度。
具體到性能上,英特爾至強6+處理器與采用Crestmont架構打造的Intel Xeon 6780E處理器相比性能提升了90%,此外能效提升了23%,擁有更低的TCO,只不過IPC性能提升幅度為17%。
如今數據中心的規模越來越大,各大廠商也追求擁有更強算力的處理器,但是愈發龐大的數據中心對于能源的需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能夠擁有高效的超算集群能夠讓客戶大幅減少數據中心的日常開銷。
英特爾稱如果客戶采用Clearwater Forest來組建計算機集群,那么只要原來8分之一的規模即可,例如僅需20個機柜與180臺服務器就可以實現70個機柜與1400臺二代至強服務器的算力,可以讓能耗降低750KW,減少71%的占地空間,每瓦能效提升3.5倍。
目前英特爾還沒有公布更多關于至強6+處理器的信息,例如具體的規格以及價格,不過考慮到現在AI算力的嚴重供不應求,預計基于英特爾至強6+處理器打造的超算實例也將在不久之后面世,并且受到廠商的青睞。英特爾也將向行業展示基于Intel 18A工藝下至強6+處理器的強大實力。
發表評論注冊|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