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制程與架構帶來新生態:英特爾Panther Lake處理器解析

過去的這兩年AI對整個行業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廠商們對于擁有強大算力的AI芯片的需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可以說誰擁有強大算力的芯片就可以美美品嘗AI所帶來的巨大紅利。然而想要制造擁有強大算力的芯片,先進的制程已然成為了剛需,這對于英特爾來說深有體會。
英特爾過去幾年一直致力于將Intel 18A工藝順利落地,從而再次取得芯片制造領域的領先地位,通過不懈的努力,備受期待的Intel 18A制程工藝以及基于Intel 18A工藝打造的Panther Lake處理器終于和大家見面。
就在國慶之前,熱點科技受邀參觀英特爾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工廠,同時也參加了英特爾ITT大會,詳細了解了英特爾Panther Lake處理器以及新一代的至強處理器,可以說作為英特爾最新一代的力作,Panther Lake寄托了英特爾太多的希望,也將打響英特爾復興的第一槍。
人類科技精華的聚合:Intel 18A的誕生之地
美國亞利桑那鳳凰城是世界有名的沙漠之城,年均溫度也是全美最高,然而就在這片被沙漠包圍的城市,坐落著英特爾最新的晶圓廠,造價高達200億美元,而這一次我們也有幸受邀參觀了號稱是凝聚人類科技精華的Ocotillo晶圓廠,英特爾在這里從事基于Intel 4/Intel 3、Intel 18A等制程打造的芯片生產。
過去我們總是在各種報道中了解到晶圓廠,也知道晶圓廠耗資巨大,成本都是以千億人民幣來計算,然而這一次近距離參觀晶圓廠,我才明白晶圓廠竟然是如此地讓人著迷。天上的導軌伴運輸著一臺臺設備,在黃色燈光的映襯下,光刻機不斷地制造著新一代的處理器芯片,這些價格不菲的人類工業精華正一步步將精心設計的芯片變成現實,最終來到我們的手中。
英特爾在2021年推出了IDM 2.0戰略,通過制造、設計和交付領先產品,為合作伙伴創造長期價值,也就是開啟了代工服務。此外亞利桑那的這兩座晶圓廠便是IDM 2.0戰略的成果,除此之外英特爾也多次強調全球最先進制造+制程并行的戰略,并借助這一座座先進晶圓廠的落地將其付諸實施。
全新打造的架構,CPU性能再提升
目前AI時代的到來讓廠商對于芯片算力的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芯片廠商也需要基于全新的制程來制造新一代的芯片,我們知道FinFET極其成功,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內成為了行業主流。然而到了3nm乃至于2nm時代,FinFET的瓶頸已經顯現,這時候就需要全新的晶體管設計來滿足未來的制程。對此英特爾在最新的Intel 18A工藝中采用了RibbonFET晶體管以及PowerVia技術,Intel 18A工藝也是世界首個同時采用RibbonFET以及PowerVia的制程工藝。
與Intel 3相比,Intel 18A工藝可以實現超過15%的能效比提升,同時晶體管密度也將增加30%。也正是因為有了如此強悍的先進工藝,可以讓芯片設計師在相同面積的芯片中布局更多的功能,從而提升處理器的性能。英特爾也基于Intel 18A工藝打造了最新的Panther Lake處理器。
Panther Lake處理器擁有三個不同的核心設計,包括基于Cougar Cove架構打造的P核,基于Darkmont架構打造的E核以及LP E核,首先是P核,擁有18個執行端口,同時搭載18MB的L3共享緩存,頻率可以按照16.67MHz進行精準控制,英特爾也加入了基于AI的功耗管理。至于E核擁有4MB的L2緩存,強化分支預測能夠讓處理器更加精準地命中數據。
Intel表示與Lunar Lake處理器相比,Panther Lake處理器在相同性能下的功耗降低了40%,此外單線程性能提升幅度大約為10%。不過相比較單核性能,Panther Lake處理器在多核性能上的提升就十分地明顯,畢竟現在AI推理以及視頻渲染等任務更關注的還是處理器的多核性能。Panther Lake處理器在相同功耗下能夠實現最多50%的多線程性能提升,功耗下降幅度達到了30%。
現場英特爾也向我們演示了在多任務下Panther Lake處理器的實際表現。可以看到在開啟會議軟件、視頻直播以及辦公軟件的模擬場景下,Arrow Lake處理器的功耗為12.1W,Lunar Lake處理器的功耗為8.23W,至于Panther Lake處理器的功耗僅有7.29W,在架構以及制程上的優勢可以說體現得淋漓盡致。
Panther Lake處理器也采用了更加智能的線程管理器,首先系統會根據應用負載高低去選擇合適的核心,例如像是辦公應用或者簡單的網頁加載,只要LP E核就足夠了,如果此時出現了算力不足的情況,E核再加入進來,要是運行類似于Cinebench這樣的復雜應用,當然最終還是要P核出馬,所有的核心共同加入到應用的運算中來,這樣子可以最大程度的讓Panther Lake處理器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畢竟Panther Lake處理器是面向輕薄本打造的產品,顯然對于續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GPU架構再進化:性能提升50%,多幀合成落地
如今的游戲越來越真實,對于圖形的要求也與日俱增,這時候需要更大規模的GPU來負責圖像的渲染,以提升游戲的幀率。對此在Panther Lake處理器中,英特爾采用了最新的Xe3 GPU架構,每一個Xe3渲染單元包括6個Xe核心以及6個光追計算核心,上一代的Xe2則是4個Xe核心以及4個光追計算核心。
同時針對部分處理器,英特爾還打造了由雙Xe3渲染單元組成的12個Xe核心GPU,包括96個XMX引擎,共享16MB L2緩存,與8MB L2緩存相比,16MB緩存能夠有效地降低數據擁堵率,從而提升實際游戲幀率。英特爾表示Xe3架構與Xe2架構相比,性能幅度達到了50%,能效比提升了40%,也就是說Panther Lake處理器已經可以簡單應對一些對圖形要求十分苛刻的3A大作。
當然光是依靠Xe3架構GPU面對高分辨率尤其是開了全路徑光線追蹤的游戲還是有些困難,這時候就要XeSS出馬,利用AI來負責一部分的畫面渲染,從而降低GPU的運行壓力。這一次伴隨著Panther Lake處理器一同而來的還有全面升級的XeSS 3,終于將萬眾期待的多幀合成技術正式落地。
傳統的渲染包括浮點運算以及整數運算,對于GPU的算力提出了相當嚴苛的要求,而將XeSS引入到游戲渲染中,則將向量運算加入到渲染中,增加了SR也就是超分辨率技術,可以大幅增加游戲幀率。
不過到了XeSS 2時代,英特爾加入了幀生成技術,并且在XeSS 3中加入多幀生成技術,從前一張圖、后一張圖,采集運動向量和深度信息,同時做光流和向量的重建,最后實現在真實畫面中插入三幀,從而進一步提升畫面幀率。
英特爾表示借助最新的XeSS 3,可以讓GPU以最小的功耗獲得最出色的游戲體驗,例如在輕薄本上實現120幀的《三角洲行動》。
支持更多數據類型的NPU 5
如今AI時代,對于終端用戶來說,更為重要的還是AI推理性能,特別是AI模型的本地化加載需要強大的AI算力,因此在Panther Lake處理器中,Intel準備了第五代NPU,相比較第四代NPU,第五代NPU單位面積的TOPS提升了40%,還可以支持INT8/FP8混合精度模型,還將原生支持FP8數據類型,與FP16相比,FP8的數據吞吐量提升了2倍,單位OP的功耗有所下降,同時也減少了內存資源的消耗,進而對大語言模型的支持力度也就更加出色。
英特爾稱全新的NPU 5能夠實現50TOPS的AI算力,是為下一代AI模型所打造的NPU,同時在Panther Lake處理器中,CPU、GPU以及NPU分別貢獻了10TOPS、120TOPS以及50TOPS的AI算力,總共實現180TOPS的強大算力,以滿足不同的AI應用。
英特爾也在Panther Lake處理器上采用了最新一代的IPU 7.5,在圖像處理上帶來了顯著升級。除此之外全新的IPU 7.5也增加了HDR效果以及借助AI實現了降噪功能,在現場的演示中,可以看到全新的HDR效果實現了6.635W的發光功率,遠超SDR的1.246W,同樣也比SPHDR的5.394W更加出色。
Panther Lake處理器——英特爾的夢想之作
AI時代下的英特爾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然也迎來了史無前例的機遇。AI正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處理器廠商設計CPU的思路。整個行業對于先進制程的渴望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為此英特爾不惜花費重金在亞利桑那州建造新一代晶圓廠。
通過多年的打磨,英特爾終于帶來了備受期待的Intel 18A工藝,以及基于Intel 18A工藝打造的Panther Lake處理器。在會后的媒體溝通會上,英特爾向我們詳細介紹了Panther Lake處理器,稱其在CPU、GPU以及NPU部分的性能均有巨大的提升,更具競爭力,此外在軟件層面也引入了全新的XeSS 3,目的自然是不想要在AI時代落后友商,還要成為時代的弄潮兒,英特爾上下也對Panther Lake處理器是信心滿滿,未來將會成為新的爆款產品。
當然對于消費者來說,想要看到Panther Lake處理器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預計CES 2026期間就可以看到搭載Panther Lake處理器的筆記本大規模上市了。
發表評論注冊|登錄